永州市第三方房屋危险鉴定部门
一、永州市危房检测鉴定报告办理流程——主要包括传统经验方法、实用鉴定方法和概率法。
1、传统经验方法。其原理是以原先的设计规范作为依据,根据个人的经验观察和计算结果对房屋结构的性进行评估。 传统经验 法的特点是以实际调查作为荷载计算的根据, 依据经验评定来进行材料取值,对原先设计中所采用的规范依据、理论计算、计算图形 加以分析,从而判定设计与实际结构二者是否相符合,房屋结构是否具有性。此种方法,是以*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房屋 结构的性进行宏观的评价,它具有鉴定程序较少、花费较低、 操作方法简单、鉴定速度快的优点,整体结构保守粗糙,与专 家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紧密相关。
2、实用鉴定方法。其原理是以传统经验方法为基础,应用现代 **的检测、试测技术手段,对房屋结构的材料强度等实测值进行分 文献标识码: A析和计算、按规范要求对房屋进行综合性鉴定的一种方法。实用鉴定 方法建立在对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上,对设计图进行深入调查,对材料进行详细的试验,对房屋结构进行全面的检验,较后对各项指标进 行评价、评定,较终得出科学准确的数据,对房屋做出相对精准的鉴定。
3、概率法。其基本原理是应用数理统计和概率学,通过采取非 定值的统计规律,对房屋结构进行安全鉴定。概率法是在结构抗力与 作用效应间建立相适应的数量关系,计算出其中的失效概率,得 出结论,确定建筑物所具有的性。失效概率毕竟是以海量 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的, 对建筑物事故做出的鉴定不可能预先得到这些 相关资料。
二、永州市危险房屋鉴定技术依据,参考《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(试行)》(2009年3月) :
二、 评定方法
房屋危险性采用定性方法进行鉴定(评定),包括房屋所处的 场地和房屋结构危险性鉴定(评定)。
1、房屋所处场地的危险性鉴定 下列情况应判定房屋场地为危险场地:
(1)对建筑物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滑坡、地裂、地陷、泥石流、崩塌以及岩溶、土洞强烈发育地段;
(2)暗坡边缘;浅层故河道及暗埋的塘、浜、沟等场地; (3)已经有明显变形下陷趋势的采空区;
(4)易受水淹或受水流冲刷并直接威胁或危害房屋整体安全性的场地。(结合广东地区的特点,增加。)
三、永州市房屋危险性等级划分:
房屋危险性等级可分为A、B、C、D四个等级
A级:结构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,发现危险点,房屋结构安全。
①地基基础:地基基础保持稳定,无明显不均匀沉降; ②墙体:承重墙体完好,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;墙体转角处和纵、横墙交接处无松动、脱闪现象。非承重墙体可有轻微裂缝;
③梁、柱:梁、柱完好,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,梁、柱节点无破损,无裂缝;
④楼、屋盖:楼、屋盖板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,板与梁搭接处无松动和裂缝。
B级: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,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,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,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。
①地基基础:地基基础保持稳定,无明显不均匀沉降; ②墙体:承重墙体基本完好,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;墙体转角处和纵、横墙交接处无松动、脱闪现象;
③梁、柱:梁、柱有轻微裂缝;梁、柱节点无破损、无裂缝; ④楼、屋盖:楼、屋盖有轻微裂缝,但无明显变形;板与墙、梁搭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;屋架无倾斜,屋架与柱连接处无明显位移;
⑤次要构件:非承重墙体、出屋面楼梯间墙体等有轻微裂缝;抹灰层等饰面层可有裂缝或局部散落;个别构件处于危险状态。 C级: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,局部出现险情,构成局部危房。
①地基基础:地基基础尚保持稳定,基础出现少量损坏; ②墙体:承重的墙体多数轻微裂缝或部分非承重墙墙体明显开裂,部分承重墙体明显位移和歪闪;非承重墙体普遍明显裂缝;部分山墙转角处和纵、横墙交接处有明显松动、脱闪现象;
③梁、柱:梁、柱出现裂缝,但未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;个别梁柱节点破损和开裂明显。
是、永州市危房鉴定评级检测评估中心——结构构件完损检测:
一、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构造检测主要包括节点的尺寸、梁柱端部加密区箍筋、预制构件支承长度和框架柱与墙体的拉结筋的检测。
构造检测可按设计要求相同的原则来划分检测单元,抽样数量如下:
A类建筑,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%,且不少于1件;
B类建筑,应抽查构件数量的2%,且不少于2件。
二、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缺陷检测包括外观缺陷和内部缺陷检测。
1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缺陷应全数检测。
2混凝土构件的外观缺陷检测包括蜂窝、孔洞、夹渣、疏松、露筋、连接部位缺陷、外形缺陷、外表缺陷等项目。混凝土构件外观缺陷的评定方法,可按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GB50204确定。
3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缺陷检测包括内部不密实区、空洞、混凝土两次浇筑形成的施工缝与加固修补结合面的质量、混凝土各部位的相对均匀性等内容。检测方法可采用超声法、冲击反射法、探地雷达法等非破损方法,必要时可采用局部破损方法对非破损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。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时,可参照《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》CECS21的规定执行。采用探地雷达法时可参照附录F进行。
三、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损伤检测包括裂缝、碳化深度、表面损伤、受腐蚀情况、钢筋锈蚀情况等的检测。
1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损伤应全数检测。
2裂缝的检测见本标准*5.8节。
3碳化深度可采用喷射酚酞或彩虹试剂的方法进行测试。
4受有害介质侵蚀检测方法见附录E。
5表面损伤层厚度的检测包括火灾、高温或化学腐蚀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损伤层厚度的检测,对火灾等造成的损伤的检测详见附录F。